第二屆「花生玩生物」暑期動腦科學營於慈大舉行

第二屆「花生玩生物」暑期動腦科學營於慈大舉行
撰文/李家萓
攝影/李家萓

慈濟大學、花蓮高中和花蓮女中於7月30日到8月3日舉辦第二屆「花生玩生物」暑期動腦科學營,共40位高中生參加。全部課程設計由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和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教師負責,讓學生能從微觀到巨觀、從科學到環境社會人文,確實思考生物科學的形成與學習生物的使命。

「花生玩生物」五天課程包括有「顯微鏡與生物研究」、「阿拉伯芥突變株觀察」、「台灣水產養殖危機」、「DNA親子鑑定及DNA指紋」、「蝴蝶黑白飛」以及口頭報告等。授課師資包括生科系陳俊堯老師、陳泓吉老師、周帛暄老師、分遺系靖永皓老師、游欣儀助理等,從課堂授課,實驗操作,儀器操作,專題式討論,小組互動及燒腦創意發想,經過與花中吳曙序以及花女黃文琴老師討論後而成。

營隊一開始,慈濟大學顏瑞鴻教務長特別前來鼓勵同學們在這五天課程裡彼此切磋學習,每個人「動手、動口、動腦」,相信一定會收穫滿滿。

「你可以吃苦嗎?能不能吃苦和基因有關係。」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靖永皓以生活化的例子,讓同學們對基因差異產生興趣。靖永皓老師表示,人口中約有百分之16的人有苦味基因突變,對苦味不敏感,所以很能吃苦,所以如果小孩害怕苦味,是天生的,遺傳的,不要強迫孩子吃苦。

同學們在老師和學生助理的協助下,也親自動手進行DNA萃取和遺傳指紋鑑定。同學蒐集自己的唾液5ml到離心管中,進行DNA萃取,在離心機離心後進行 DNA片段放大,再進行膠電泳,最後透過膠電泳得到自己的遺傳指紋圖譜。

五天的課程多數是同學在高中生物已有的觀念和基礎,但礙於高中課程和設備沒有辦法進行實驗,因此,同學在這裡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學習,對於生物和遺傳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花女二年級葉巧喻同學,家住玉里,她表示因為對生物有興趣,也希望自己有一個豐富的暑假,因此特別報名參加營隊活動。葉巧喻覺得在這裡學到之前生物課本有教的概念,但因為可以動手做,所以印象更深刻,學習更多。

最後一天的營隊課程,同學還必須像大學生一樣進行海報口頭報告,許多同學表示,在高中除了科展外,沒有機會進行類似這樣的報告,能夠與同學們一起動腦激發創意,設計一個主題,是非常特別的挑戰。多元學習氛圍讓花蓮區高中生能提早認識大學環境,為升學之路打開探究的大門,培育更多對生物有興趣的人。

Comments are closed.